-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大慶采油工程研究院:科研專家沉到一線搞服務
2023-11-08 09:13: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趙明月
“要把問題分析再分析,把對策細化再細化。”日前,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企業技術專家王金友組織召開重點項目研討會,帶領基層項目組成員討論長垣老區及外圍油田等重點領域壓裂工藝管柱及井下工具攻關進展。他在研討會上說:“接下來一周,我將和大家一起優化結構方案,開展室內實驗,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攻克現階段的技術難題,我們搞科研,就要與時間賽跑,只爭朝夕。”
科研專家到基層一線指導技術攻關、服務科研生產,這是采油工程研究院推進嚴實作風建設的一個微視角。近幾年,該院一直聚焦嚴實作風,在科技攻關上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發揮專家引領作用,推動專家深入現場、沉到基層,讓嚴實作風入腦見行、擲地有聲。
梳理問題制訂對策,源頭上從嚴從實。長垣老區是大慶油田高質量穩產的基石,也是采油工程研究院科研工作從嚴從實的著力點。從2022年以來,該院結合基層調研推進長垣水驅、三次采油等領域結構性差異大調查,詳細梳理采油工程問題99項、制訂對策144項,讓每個問題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明確各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方向,為基層科研工作謀劃藍圖。比如針對老區套損井比例增多,修復后潛力井因無配套的壓裂改造工藝,無法有效進行挖潛的技術難題,在企業技術專家王金友的指導下,分層開采工藝測試研究室項目組,成功研發出拖動和坐壓兩項套損井壓裂工藝,通過儲層改造進一步完善井網注采關系,為剩余油精準挖潛提供強力支撐,該項目也獲得了2022年度油田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建立三級技術例會制度,定方向、定目標、定節點,進一步制訂責任清單,狠抓工作落實,讓每一個項目自上而下一嚴到底。例如針對川渝碳酸鹽巖酸壓項目,過去一年來,從項目負責人、科室責工到主管技術專家,定期組織技術進展分析會,圍繞酸壓設計、酸液體系、完井工具等研究內容,認真總結成果、嚴肅查找問題、研判制訂對策,層層落實責任,切實逐條銷項,加快碳酸鹽巖酸壓技術自主化步伐。一年時間里,企業技術專家馬文海駐川渝現場超過百余天,無論是酸壓施工現場,還是低效井治理現場,都有他的身影在指導基層科研人員攻關難題,他堅信只有把現場問題摸清摸透,才能對標先進找差距、補足短板促提升,通過自主創新,推動工程核心技術趕超跨越,將“三敢三嚴”精神留在巴山蜀道間,為助力川渝天然氣快速上產增添動力。
扎根一線悉心服務,筑牢嚴實科研根基。“不沉到生產前線怎么才能抓實服務?我們作為油田的科研單位,就是要把目光盯在一線,把行動落到現場。”2022年以來,采油工程研究院專門成立院企業專家調研團隊,深入15家生產單位開展技術交流,通過線上交流、線下駐廠收集生產需求36項,解決問題127個。技術專家走進項目組、走進實驗室、走進現場指揮,與生產一線科研人員共同分析、共同攻堅,充分發揮專家“傳幫帶”的作用。其中以魏旭、時光為代表的一大批90后項目負責人,在唐鵬飛、趙昌明等企業技術專家的培養指導下,快速成長為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三次采油等專業領域創新生力軍和科研小闖將,2022年兩人參加集團公司青年創新大賽,經過激烈角逐,均斬獲了各自賽道的一等獎,展現了油田青年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精神風貌。